2025年国际地下反应溶质运移研讨会(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Substance Reactive Transport)于9月19日-21日在长春召开,会议由吉林大学主办,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地热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地下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修复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、百家乐在线-百家乐app-线上百家乐
承办。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内、西班牙、新西兰、俄罗斯、韩国、美国的19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,吸引了来自国内48所高校、18家科研院所、12家企事业单位的行业学者和相关人员共400人参加,与会者学者及行业人士会聚一堂,共话新时代地下水反应溶质运移领域的新理论、新方法、新技术和面临的新的挑战。
会议开幕式上,主办单位吉林大学党委常委、常务副校长蔡立东,支持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代表、项目主任蒲晓,协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环境学院副院长杜尧为大会致辞。会议由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、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、百家乐在线-百家乐app-线上百家乐
院长董双石教授主持。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王焰新院士、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大学Javier Samper Calvete教授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郑春苗教授、韩国延世大学Weon Shik Han教授、东华理工大学孙占学教授、南方科技大学郑焰教授、西班牙科学院环境评估与水研究所Josep M. Soler研究员、济南大学胡晓农教授、吉林大学戴振学教授、中国地质调查局文冬光研究员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庞忠和研究员、南京大学吴吉春教授、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郭华明教授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袁松虎教授、合肥工业大学钱家忠教授、吉林大学许天福教授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马瑞教授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火山研究所Alexey Kiryukhin研究员、新西兰地学研究机构Pedro M. Rendel研究员共19位专家为大会做了主旨报告。




2025国际地下反应溶质运移研讨会设置9个分会场,涉及地下水质的形成及供水安全、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形成与修复、二氧化碳及废弃物地质封存、地热及地下能源资源开发等主题。分会场共有122个口头报告,24个研究生论坛报告。参会学生和在职人员参会比例相近,体现出年轻化的学术氛围。大会评选了研究生优秀报告奖5名,在大会闭幕式举行了颁奖典礼。同时,举行了合作伙伴授誉仪式,为大会的赞助单位颁发证书。闭幕式由百家乐在线-百家乐app-线上百家乐
副院长张文静教授主持,并做大会总结报告。

从这次国际会议看到,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在多孔多相介质中溶质运移理论、反应性迁移数值模拟、同位素示踪技术、场地污染修复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,为保障水安全、生态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当前,地球系统科学和环境地球科学的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,多尺度、多过程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紧密。地下反应溶质运移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,例如极端气候与人类活动叠加影响下的溶质迁移响应、深部地下过程、微观界面反应机制与宏观效应的关联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模型方法开发等,这些都迫切需要全球科学界携手合作,共同攻坚克难。

本次研讨会汇聚了该领域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,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分享最新研究成果、激发创新思维、深化交流合作的高水平平台。通过为期两天的深入研讨与思想碰撞,凝聚了国际共识,共同推动地下反应溶质运移研究迈向新的高度。会议的成功召开,为保护生态环境、推动绿色发展贡献了智慧和良策。
